爆款饮品背后的“血泪史”:13万点赞背后的茶饮业真相

近日,一场名为“不喜欢就跑”的游戏在茶饮圈掀起波澜。古茗店员发布的一条吐槽视频获得13万点赞,喜茶、瑞幸、1点点等品牌员工纷纷加入,晒出各自“最想拉黑”的饮品清单。这场看似搞笑的集体吐槽,却意外揭开了茶饮行业光鲜背后的另一面。

一、一场游戏引发的行业“大吐槽”

“青橘柚子冰我真的求下架”
“看到芝士糯糯就绝望”
“冰镇杨梅瑞纳冰,做一杯吐槽一次”

这些来自一线店员的真实心声,通过“不喜欢就跑”游戏迅速传播。游戏规则简单:一人报饮品名,其他店员根据制作难度决定跑多远。看似玩笑的背后,是茶饮从业者对繁琐制作流程的集体宣泄。

古茗店员的视频中,听到“百香双重奏”时大家原地不动,而“青橘柚子冰”让所有人瞬间跑出镜头。类似的场景在各品牌重复上演:喜茶店员对“芝士糯糯”闻风而逃,瑞幸员工为“冰镇杨梅瑞纳冰”绕店三圈。

二、为什么这些饮品让店员“想逃”?

​1. 步骤繁琐:单杯15步起跳​
被吐槽的饮品往往制作流程极其复杂。以瑞幸冰镇杨梅瑞纳冰为例,从加糖、加杨梅、搅拌、加瑞纳冰、倒杨梅泥到封口奉客,至少需要15个动作。古茗的“青橘柚子冰”需要手动添加西柚、柠檬等配料,还要用工具将青橘压出汁,调茶汤,最后搅打成冰沙。

​2. 手工依赖:机器无法替代的繁琐​
许多爆款饮品的关键步骤依赖手工完成:

  • 喜茶“芝士糯糯”需要持续手动搅打防止粘锅
  • 书亦烧仙草“皱叶甘蓝果蔬杯”要求逐片冲洗、浸泡消毒、反复清洗
  • 1点点波霸需要煮制一个多小时并全程搅拌观察

​3. 清理噩梦:制作10分钟,清洗半小时​
许多饮品留下难以清理的烂摊子:

  • 杨梅瑞纳冰使碎冰机内壁、刀片、盖子沾满杨梅残渣
  • “芝士糯糯”容器有黏性残留难以清洗
  • 部分原料需要立即冷藏保存,增加操作步骤

三、爆款饮品的悖论:顾客越爱,店员越怕

有趣的是,被店员吐槽最多的饮品,往往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这种悖论背后反映的是茶饮行业的深层矛盾:

​品质与效率的冲突​​:
复杂的手工制作往往意味着更好的口感和更新鲜的原料。消费者愿意为“鲜榨”、“手捣”、“现煮”等概念付费,但这些概念都需要人工成本。

​创新与标准的矛盾​​:
品牌不断推出创新产品避免同质化,但创新往往带来制作流程的复杂化,增加培训成本和出错几率。

​营销与现实的差距​​:
社交媒体上光鲜亮丽的产品展示,背后是店员手忙脚乱的制作过程和繁琐的清理工作。

四、解决方案:自动化与人性化的平衡

面对这些挑战,领先品牌已经开始探索解决方案:

​自动化设备应用​​:
喜茶投入使用自动去皮机、自动去核机、智能出茶机等设备,将员工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外包服务引入​​:
霸王茶姬请第三方公司承包门店打烊工作,减轻员工清理负担。

​流程优化​​:
重新设计产品制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步骤,将人工集中在价值感最强的环节。

​员工关怀​​:
通过合理排班、绩效激励和心理疏导,提高员工幸福指数。

五、行业反思:被看见的理解与尊重

店员们的集体吐槽,本质上是一种寻求理解和认可的呼吁。他们不反对创新,也不拒绝忙碌,但希望付出被看见、被尊重。

​消费者的角色​​:
许多网友在评论区表示:“学会了,以后专点你们跑的款”,这种调侃背后是对店员工作的好奇和关注。也有消费者开始理解,为什么高峰时段出品速度会变慢。

​品牌的责任​​:
品牌需要在产品创新和员工负担之间找到平衡点。一味追求复杂和新奇,可能以员工幸福和出品质量为代价。

​行业的未来​​:
茶饮行业的竞争正在从产品创新转向综合体验。员工幸福度直接影响服务质量,进而影响品牌形象。让员工微笑服务的前提,是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幸福感。

每一杯饮品都是心血之作

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店员们搞笑奔跑的视频时,不妨记住:每一杯让我们愉悦的饮品背后,都有一位店员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这场13万点赞的集体吐槽,最终应该引向的是理解与改进。无论是通过技术手段减轻负担,还是通过管理优化提升效率,目的都是让制作好茶的过程变得更有价值、更有尊严。

下次当你拿到那杯“芝士糯糯”或“青橘柚子冰”时,也许可以对着店员说声谢谢。因为你知道,这杯让你快乐的饮品,曾经有人为它“跑到崩溃”。而这种相互理解,正是让茶饮行业变得更好的开始。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