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北京商报报道了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之际的文创产业发展情况。记者跟随“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巡礼”采访团走访了白塔寺、钟鼓楼和先农坛,发现这些文化地标通过创意设计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北京文化传播的新载体。

白塔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白塔寺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文化遗产,近年来通过文创产品成功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关注。走进白塔寺的唐卡展厅,一幅幅色彩绚丽、笔触细腻的唐卡作品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而在文创产品区,以白塔寺元素为灵感设计的钥匙链、笔记本等产品则充满了现代气息。
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副研究馆员康蕾表示,通过举办白塔文化周等活动,白塔寺的年游客量从约30万人次增长至50万人次。文创产品的研发成为活化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目前每月都有新品上架,未来还将推出马年主题文创产品,实现产品多元化发展。
钟鼓楼:科技赋能文化展览
钟鼓楼作为北京中轴线的另一重要节点,在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迎来了大量游客。钟楼一层的“百年视界——东西方视角下的北京脊梁”展览通过全景数字影像等科技手段,吸引了众多游客互动体验。
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副所长余慧指出,申遗成功后,钟鼓楼的研学团队明显增加,游客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也从简单的观光转向对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这一变化反映了公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
先农坛:文创顶流带动古建焕新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先农坛内,是我国首座专题性古建博物馆。近年来,博物馆通过文创产品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其中天宫藻井冰箱贴成为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
馆长薛俭介绍,申遗成功后,先农坛的整体性保护得到加强,庆成宫的开放填补了外坛区域开放的空白,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了解皇家建筑的机会。博物馆的开放面积也从6万平方米扩大到8万平方米,更多历史遗迹得以展示。
中轴线保护与城市更新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文物腾退部部长马晨表示,申遗成功一年来,中轴线在价值阐释、公众参与和活化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出版图书、举办展览和推出主题游等方式,中轴线的文化价值得到了广泛传播。
在申遗保护的带动下,首都核心区的文物腾退工作持续推进。东城区的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孚王府等文物腾退项目相继启动,西城区的北新华街近现代建筑、醇亲王府南府等也取得进展,进一步推动了老城整体保护。
未来展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中轴线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丰富的内涵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科技手段的应用,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未来,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和公众参与的增加,北京中轴线将继续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文化纽带。
结语
北京中轴线文创的“出圈”不仅激活了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也为城市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创意设计和科技赋能,这些古老建筑正以更轻盈、更时尚的方式讲述北京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未来,随着保护与创新工作的持续推进,北京中轴线必将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