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亿英镑引援首战哑火,曼联全新三叉戟被零封,首战告负引争议

新赛季英超首轮焦点战,曼联坐镇老特拉福德球场迎战阿森纳,最终以 0-1 憾负。这场比赛不仅让曼联遭遇 3 年来首次赛季首战失利,更让夏窗耗资 2.29 亿英镑打造的全新锋线三叉戟陷入争议 —— 尽管球队全场狂轰 22 脚射门,却未能收获一粒进球,重金引援的效果在首战便蒙上阴影。

亿元锋线的诞生:为破局而来

上赛季,曼联的进攻端表现堪称队史低谷。整个 2024-25 赛季,球队在英超仅打入 44 球,创造了俱乐部英超时代单赛季最低进球纪录,较此前 2015-16 赛季的 49 球还少 5 球。锋线球员中,除了中场核心费尔南德斯(8 球 11 助攻)和边锋迪亚洛(8 球 8 助攻)表现尚可,主力中锋霍伊伦 32 场英超仅入 4 球,替补中锋齐尔克泽 32 场 3 球,低效的终结能力成为球队争冠的最大短板。

为彻底解决进攻难题,曼联在夏窗掀起 “金元风暴”,以总价 2.29 亿英镑签下三名锋线强援:从狼队引进的库尼亚上赛季 33 场英超贡献 15 球 6 助攻,从布伦特福德加盟的姆贝莫 38 场英超斩获 20 球 8 助攻,从 RB 莱比锡来投的塞斯科则在德甲 33 场打入 13 球并送出 5 次助攻。三位新援均处于当打之年,且兼具速度、技术与终结能力,曼联球迷期待他们能组成 “升级版三叉戟”,彻底激活球队进攻。

主教练阿莫林赛前信心满满:“我们准备得更充分了,新援的加入让球队拥有更多改变比赛的力量。” 然而,首战对阵阿森纳的结果,却给这份信心浇了一盆冷水。

首战哑火:22 脚射门难破僵局

本场比赛,阿莫林并未直接派上全部三名新援,而是让姆贝莫、库尼亚首发,塞斯科担任替补,由芒特出任伪中锋串联进攻。从数据来看,曼联全场占据明显优势:控球率 55% 对 45%,射门次数 22 对 9,预期进球 1.61 对 1.05,其中射正次数 6 对 3,完全压制了阿森纳。

即便如此,曼联的进攻始终无法转化为进球。库尼亚作为左路核心表现活跃,4 次射门 3 次射正,6 次突破 5 次成功,还送出 1 次关键传球,是曼联阵中最具威胁的球员;姆贝莫在右路 5 次射门 2 次射正,1 次突破成功,也曾制造威胁头球,但被阿森纳门将拉亚扑出;替补出场的塞斯科虽然有 2 次射门和 2 次关键传球,却未能完成射正。

相比之下,阿森纳的进球来自第 67 分钟的定位球 —— 厄德高主罚角球,萨卡前点摆渡,范戴克后点推射破门。这个进球成为全场唯一得分,也暴露了曼联新防线的协同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曼联自 2011 年 8 月 8-2 大胜阿森纳后,首次在对阵枪手时射门超过 20 次,却未能取胜,进攻效率的低下可见一斑。

争议与反思:重金引援路在何方?

比赛结束后,曼联的亿元锋线成为热议焦点。从评分来看,库尼亚 7.0 分、姆贝莫 6.7 分,虽不算糟糕,但远未达到球迷期待;阿森纳的萨卡仅获 6.2 分,马丁内利 6.5 分,曼联新援的个人表现其实并未落下风,问题出在团队配合与终结效率上。

名宿加里・内维尔认为:“曼联的表现其实不错,只是欠缺一点运气。他们创造了足够多的机会,如果能保持这种水准,本赛季会赢下很多比赛。阿森纳的定位球得分很关键,这反映了曼联在细节处理上的不足。”

不过,更多声音指出,曼联的锋线磨合仍需时间。三位新援分别来自不同联赛,战术体系和队友配合都需要适应:库尼亚习惯持球突破,姆贝莫擅长边路传中,塞斯科更偏向中路接应,三人尚未形成有效联动。此外,芒特作为伪中锋的角色定位也略显尴尬,未能有效衔接中场与锋线,导致进攻端缺乏层次感。

未来展望:磨合是关键

首战失利并不意味着曼联的亿元引援彻底失败,但足以敲响警钟。上赛季,阿森纳正是凭借稳固的防守和高效的反击跻身争冠行列,而曼联要想冲击冠军,不仅需要锋线球员找到状态,更需要解决 “得势不得分” 的老问题。

接下来,曼联将在客场挑战热刺,这是检验新援磨合效果的又一关键战役。阿莫林需要尽快找到三名锋线球员的最佳搭配方式,或许让塞斯科首发担任中锋,库尼亚和姆贝莫分居两翼,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点。

2.29 亿英镑的投入能否见效?显然不能仅凭一场比赛定论。但对于志在争冠的曼联而言,锋线的磨合速度将直接决定球队的赛季前景。若无法尽快解决终结问题,“亿元打水漂” 的质疑声只会越来越大。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