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圈第一仙女,身上却全是垃圾…

已经被美到窒息了。最新一季 Iris Van Herpen 高定,又一次惊艳了整个时尚圈。网友惊叹:这简直像是把梦境穿在身上。

秀场之上,衣袂飘逸流动,似烟霏露结般空灵。模特身着的礼服,仿佛白玉凝空,又似美人只手抱雪,纯净而绝美。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场秀竟登上了科技类顶刊《NATURE》的首页,无疑是对其科技与织物神级融合的高度认可。

秀中展示了团队研发的最新材料,有一种半透明欧根纱,每平方米仅重 5g,轻盈到仿佛没有重量,因此被赞为 “空气织物”。当模特行走其间,礼服随风飘动,仿佛风中烟霞,又似光下彩雾,如梦如幻。另外一件如同海浪绕身的礼服,是与日本生物科技公司 Spiber 合作的结晶,用人造生物基蛋白质打造而成。这种由发酵甘蔗制成的纤维,据公司介绍,不仅可生物降解,还能回收利用,因为它能被分解成营养物质,通过发酵过程重新用作生产新蛋白质的原料,在展现美的同时,兼顾了环保理念。

然而,真正的重头戏当属那件会发光的裙子 —— 因为它是 “活” 的。在无尽的黑暗中,这件名为 “活体” 的礼服散发着熠熠光辉,如黑潮中的幽幽蓝光,又似暗夜中的点点萤火,神秘而迷人。裙中存活着 1.25 亿个发光藻类,当穿着者在黑暗里舞动身姿,藻类受到刺激便会发光。更为神奇的是,藻类会随着时间不断增殖,使得这件礼服成为一件独一无二、“会生长” 的艺术之作。该项目由设计师和生物设计师克里斯托弗・贝拉米携手研发,并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生物医学研究的支持下完成。他们先是建立了一个光线可控的藻类培养农场,待藻类繁殖后注入一种海藻营养凝胶中,再在上面覆盖一层可呼吸的保护膜,让藻类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光,为时尚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面对如此创新的设计,网友不禁调侃:听起来不像是在做设计,倒像是搞科研。Van Herpen 则笑着回应:“这就是我做高级定制的原因,是为了发展整个工艺的语言,并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找到它的新形态。” 当别的大牌在比拼金碧辉煌的装饰,在挥金如土的排场上一较高下时,Iris Van Herpen 却把资金和精力全部投入到一件事上:技术革新。

她不断尝试各种新奇的材质和工艺。她会用乳白色的黄铜丝编织成薄片,使其形成类似珊瑚的脉络纹理,独特而精致;也会将香槟色的空气织物缝制成口琴式结构,展开时如同海潮浮动,充满动态之美。艾里斯・范・赫本 (Iris van Herpen) 甚至暂停了一年的时装秀,专注于发展她的创意理念。她创作了一个高级定制系列,灵感源自神秘的海洋深处,以及对与自然更深层联系的渴望。由此,艾里斯・范・赫本 (Iris van Herpen) 的一个特别新系列 Sympoiesis 诞生,它将漂浮的造型、受海洋生物启发的廓形以及可持续材料融为一体。这场致敬系列的展览同样精彩绝伦。它以美国舞蹈家洛伊丝・富勒(Lois Fuller)于 19 世纪 90 年代编排的前卫蛇形舞开场。在艾里斯・范・荷本(Iris van Herpen)时装秀的开幕式上,舞者刈谷圆(Madoka Kariya)在激光束下表演了这支舞蹈 —— 在灯光的映衬下,它仿佛涨潮时汹涌的海浪。

她将空气动力化作秀场的一部分,让模特仿佛在幻觉中逡巡;她把坚硬金属幻变鞋履的流光,使模特仿若精灵踩着雷电前行。人们常将 Iris Van Herpen 称为 “未来主义” 设计师,但她却认为自己恰恰相反,“我只是在探索宇宙本来的面目,试图回到自然。”

Van Herpen 在荷兰乡村长大,四周环水,闲暇时,不画画的她就喜欢坐在岸边静静地看水。在她眼中,“水是无限运动和变化的源泉。” 于是在 2011 年,她和 Benthem Crouwel 建筑事务所合作,运用 3D 打印技术,将水的灵动瞬间定格,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Iris Van Herpen 的工作室毗邻海港,她常常在窗边失神,感受着风的轻抚。“风像在写没有尽头的诗。” 基于此,她和 “风之魔术师” 艺术家 Anthony Howe 合作,打造出了惊世之作 infinity—— 无限之裙。风虽无形,却能赋予万物形状;风虽无痕,却能吻皱众生时光,而这件裙子将风的诗意展现得淋漓尽致。

后来,她又把目光投向矿脉与大地,从中寻找灵感。2013 年,Van Herpen 和艺术家范德维尔合作,研发出一种全新材料:将铁屑和树脂混合,覆盖在织物上,再通过磁力作用,使碎屑呈现出尖锐的纹理。吸引力和排斥力在时装上共舞,钢铁的骸骨仿佛勾画出了银河的星云,充满了科幻与艺术交织的魅力。

由于专注于尖端研发,Iris Van Herpen 无法像其他大牌一样,每年产出多个系列、上百套服装。但 Van Herpen 却乐在其中,她表示:“我可以花几个月去研发一种材料,深入思考科学、工艺和可持续性,而不是将精力耗费在营销上。我的顾客,其实更像是科研的投资者。” 正是这种 “卷研发不卷流量” 的宗旨,吸引了无数艺术家和科学家慕名而来,也让 Iris Van Herpen 的设计愈发天马行空。

Casey Callan 以创造机械永生花而声名大噪,于是,他和 Iris Van Herpen 携手打造出一套飞羽头饰。通过细小的机械装置,让羽毛和鳞片仿佛有了生命,变成了神秘的外星生物。佩戴者宛如异界来的妖姬,又似极光中的精灵,充满了奇幻色彩。艺术家 Rogan Brown 精通纸艺雕刻,他从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中获取灵感,这与 Iris Van Herpen 的理念不谋而合。于是,循环利用的再生纸被雕刻成洁白羽毛,缝制成裙摆菌丝,为服装增添了一份自然与环保的韵味。

有媒体曾评价,Iris Van Herpen 的设计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美,而是在探索时尚的边界。她从西班牙神经科学家和艺术家 Santiago Ramón y Cajal 的手稿中汲取灵感,让自己的设计与水螅类生物融为一体;她自海洋建筑学家 Jacques Rougerie 的线条中得到启发,将光影和图案交汇流动,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柔软的羽毛在她的设计中可以变作万箭穿身的震撼场景,薄纱与碎片也能汇成黑金盔甲般的硬朗风格。

Van Herpen 曾说:“时尚应该是一种语言,每一件衣服都影响着无数人,也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她厌倦了时尚圈过度生产带来的环境压力,因此,她积极将海洋垃圾循环利用,经过粉碎、过滤等工序,加工成丝线,再缝制成美轮美奂的礼服。她坚信 “最美丽的衣裳,也可以来自最肮脏的废料”。她不愿附和上流社会的穷奢极侈、珠光宝气,为此,她用可可豆壳和香蕉树叶打造成仙裙,让那些本会被当作垃圾处理的材料,重新获得了生命。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为莎拉波娃打造的一套矿泉水瓶连衣裙。团队收集了大量的依云矿泉水塑料瓶,仔细加以清洗、拆解、重组,再用有机材料加以缝合。最终,这件成品呈现出空气般的通透感,又有流水般的反光性,就像美人鱼身上灵动的鳞片,美得令人窒息。Iris Van Herpen 在采访中这样说道:“人类对美的最高追随,最后都会落在大自然身上。那是一种完美的闭环,所有的物质都在循环、死亡和重生。”

十几年来,Iris Van Herpen 一直在苦苦坚持着这个看似天真的理念:让美丽可以降解成土壤,让垃圾可以蜕变成霓裳。这在讲求营收和转化的时尚圈中,显得格格不入,犹如天方夜谭。但很欣赏她在采访中说的一句话:“当我们这代人离开时,能给未来的人类留下什么,才是最重要。我始终明白,是我们需要地球,不是地球需要人类。” 在追求商业利益至上的时尚潮流里,Iris Van Herpen 宛如一股清流,以她独特的设计语言和坚定的环保理念,为时尚界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也为我们展现了时尚与环保完美融合的无限可能。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