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内蒙古高原的湛蓝天空下,鄂尔多斯国际赛车场再次被引擎的轰鸣声唤醒。2025年9月19日至21日,第44届“酣客杯”暖城大赛车在这片热土上激情上演,为西北地区的赛车运动文化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这场为期三天的速度盛宴,不仅展现了专业车手的高超技艺,更通过“赛车+”产业生态的创新模式,为鄂尔多斯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注入了蓬勃的体育旅游新动能。

赛事概况:专业与大众的完美融合
作为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赛车赛事之一,第44届“酣客杯”暖城大赛车由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康巴什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顶尖车手参与角逐。赛事延续了暖城大赛车一贯的“专业竞技×群众体育”复合路径,涵盖摩托车和汽车两大竞赛项目,具体包括幼兽王善驰轮胎RC390统规赛、银骥CST250统规赛、BTCC渤海湾菁英挑战赛及鄂尔多斯房车挑战赛四大核心单元。
在摩托车统规赛中,多车群紧咬冲线、名次更迭频繁的场景屡屡上演;房车挑战赛则数次出现精彩超车与顽强防守的对抗画面,令现场观众连连惊呼。赛事采用双回合赛制,摩托车决赛每回合进行10圈静态发车,房车决赛则为8圈静态发车,每组前三名登上领奖台,获得奖杯及香槟礼遇。经过激烈角逐,陈诗瑜、王守鹏、张海龙等车手在不同组别中脱颖而出,成为本届赛事的耀眼明星。
暖城大赛车自2011年创赛以来,已成功举办44届,被国家体育总局评定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赛事以“内蒙古摩托车锦标赛”、“鄂尔多斯房车挑战赛”、“‘我爱康巴什’自行车挑战赛”三项比赛为核心,结合多品牌统规赛,打造了专业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相融合的综合赛事平台。这种独特的赛事定位,不仅提升了比赛的观赏性和竞技水平,也为普通赛车爱好者提供了参与机会,极大地推动了赛车运动在西北地区的普及与发展。
特色亮点:“嘉年华式”体验场景的创新实践
本届暖城大赛车突破了传统赛车赛事单一竞赛的局限,依托鄂尔多斯国际赛车场所在赛车小镇的旅游资源与国际二级赛道优势,精心打造了全方位的“嘉年华式”体验场景。赛事期间,除了每日不间断呈现的高强度竞赛外,还融合了美食节、特技表演、文体展会、机车嘉年华与亲子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
赛场外,“矿中泉”作为赛事官方推荐用水,为这场速度盛宴注入了清凉力量。其取自奥陶纪深岩层的天然矿泉富含锶元素,为高强度竞技中的车手快速补充水分与矿物质,成为车手们“快速回血”的关键。与此同时,酣客酱酒设置的品鉴台与矿中泉补给站相得益彰,形成了“速度激情+清凉守护”的贴心组合,让观众在感受赛车魅力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细致入微的服务体验。
在赛事服务与观赛体验方面,本届大赛引入了多项创新举措。“云游一卡通”智能服务系统允许观众使用刷脸等便捷方式入场,大幅提升了现场通行效率;现场购票前100名观众还有机会参与抽取往返机票等互动福利,增强了体验型消费的吸引力。此外,赛事通过“现场+全网”双轨实时直播,累计触达约1500万人次,极大地扩展了赛事影响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机械与交通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为赛事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服务。这些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橙”从清晨到日暮穿梭在赛场各个角落,在观众引导、秩序维护、颁奖仪式和后勤保障等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的专业服务和青春活力,成为这场速度盛宴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产业价值:“赛车+”生态链的深化与拓展
第44届“酣客杯”暖城大赛车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鄂尔多斯市推动“赛车+文旅+消费”产业生态链深化发展的重要实践。赛事期间,主办方统计现场观众约1.5万人次,报道媒体近100家,赛事总体规模预计参与人数达1000人(含参赛人员、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关注度。
鄂尔多斯国际赛车场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赛车小镇的核心业态,通过引入国际化赛事管理标准、优化观众动线与提升观赛体验,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西北赛事实力平台的地位。这条由姚启明博士担纲设计的国际二级赛道,全长3.751公里,最长直道638米,最大落差32米,共18个弯道,其独特的“蒙古马”造型和“雄鹰”主看台设计,完美融合了当地民族文化与现代赛车运动。自2010年落成以来,已成功举办包括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FIA GT世界超级跑车锦标赛等在内的81场大型汽摩赛事,累计接待观众、游客60多万人次。
本届赛事冠名商酣客酱酒,继“酣客杯”全国高尔夫精英挑战赛、林丹杯羽毛球公开赛之后,再次跨界链接体育界,拓展了“赛车+”产业生态链。这种商业合作模式不仅为赛事提供了资金保障,也帮助品牌实现了精准营销,更推动了地方产业结构优化。正如赛事组织方所言,暖城大赛车“积极推动区域’赛事+旅游+文化+产业’的联动,力求以赛事为引擎,带动汽车文化、体验消费与地方服务业协同发展”。
在安全保障与绿色办赛方面,组委会配备了专业救援、医疗与安保力量,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赛事平稳有序推进。即使在比赛期间出现零星小雨的情况下,赛事仍能顺利、高效完成,体现出赛事组织工作的专业性与应急预案的充分性。
未来展望:西北赛车文化高地的崛起
在第44届“酣客杯”暖城大赛车圆满落幕之际,组委会同步公布了2026年的年度规划,将继续推行“一年双赛”制,为全国车迷呈现更多精彩。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巩固暖城大赛车作为西北地区赛车运动文化高地的地位,也为鄂尔多斯市打造“国际赛车城”城市名片提供了持续动力。
暖城大赛车的成功举办,是鄂尔多斯市贯彻落实“体育强国”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专业赛事与大众参与的良性互动,不仅培养了本地赛车运动人才,提升了市民对汽车运动的认知和兴趣,也为西北地区赛车文化的培育注入了持久动能。赛事创造的“嘉年华式”体验场景,让观众在感受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也能领略鄂尔多斯独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文风情,实现了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的双赢。
展望未来,随着“一年双赛”制的实施和“赛车+”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暖城大赛车有望成为引领西北地区赛车运动发展的核心平台,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车手和赛车爱好者汇聚鄂尔多斯。这座“暖城”正以其独特的赛道魅力、完善的赛事组织和丰富的文旅资源,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北地区赛车运动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正如组委会在闭幕式上发出的邀约:“让我们共同期待2026年,再聚鄂尔多斯,共赴速度之约”。这场金秋时节的赛车盛宴,不仅定格了无数精彩瞬间,更开启了西北地区赛车运动发展的新篇章,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贡献了独特的“鄂尔多斯力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