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谷歌高管警示:AI浪潮下,多数人类工作或迎”终极替代”,连无能CEO都难幸免?

在全球科技圈持续被AI热潮席卷的2025年盛夏,一位曾深度参与谷歌X实验室(以”登月计划”闻名的创新部门)的前高管,用一场引发行业震荡的访谈,为这场关于”AI与就业”的争论再添一把火。8月4日,前谷歌X首席商务官莫·加瓦特(Mo Gawdat)做客《Diary of a CEO》播客时,直言不讳地抛出观点:”那些说AI能创造新就业机会的说法,简直是天方夜谭。”

从”工具赋能”到”岗位替代”:AI的效率革命正在颠覆传统认知

加瓦特的表态之所以引发关注,源于他对AI能力的判断已超越”辅助工具”的范畴。他以自己创立的AI公司Emma.love为例——这个专注于情感陪伴的AI应用开发项目,从需求分析、算法设计到界面优化的全流程,仅由包括他在内的3人团队完成。”放在五年前,同样的项目至少需要350名开发者、产品经理和测试人员。”他对比道,”但现在,AI代码生成工具能自动完成70%的基础编码,智能设计系统可以快速输出交互原型,数据分析模型更能精准定位用户需求痛点。人类只需要聚焦在最核心的创意和策略层面。”

这种效率跃迁,正是加瓦特判断”AI将取代多数人类工作”的关键依据。他认为,当前AI的发展已远超”增强人类能力”的阶段,而是逐步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初级岗位首当其冲——那些依赖标准化流程、重复性操作的行政、客服、基础编程岗位,正在被AI对话系统、智能客服机器人和低代码平台快速替代。”他特别提到,Anthropic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代伊(Dario Amodei)此前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AI可能会砍掉一半的入门级白领岗位,让刚毕业的Z世代陷入更残酷的就业竞争。”

从基层到管理层:AGI时代,”无能CEO”也难逃替代命运

更具颠覆性的是加瓦特对管理层的判断。他提出,随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成熟,”任何方面都优于人类的AGI,甚至可能取代CEO这类核心管理岗位”。”传统观念中,CEO需要强大的决策力、人际协调能力和行业洞察力,但这些能力本质上是基于经验的模式识别与资源整合。”他分析道,”而AGI能同时处理全球市场数据、实时分析消费者行为、预测政策风险,甚至在跨文化沟通中保持绝对理性——这些能力远超90%以上的现任CEO。”

这一观点引发了外界对”领导力本质”的重新思考。过去十年,科技公司常以”颠覆者”自居,但如今,颠覆者反而成了被颠覆的对象。有业内人士调侃:”或许用不了多久,企业招聘CEO的JD(职位描述)会新增一条——’需具备与AGI协同工作的能力’,否则将被视为’无能’。”

工作的意义重构:当AI接管劳动,人类该如何定义”人生目标”?

尽管对就业市场持悲观态度,加瓦特却并不认为AI主导的世界是”灾难”。他直言:”把’每天工作20小时’定义为人生目标,本身就是工业时代的资本谎言。”在他看来,AI的价值恰恰在于”解放人类”——让机器处理重复劳动,人类得以专注于更具创造性的活动:艺术创作、科学探索、情感连接,或是单纯的”享受生活”。

这一观点得到了科技媒体的呼应。《Windows Central》评论称:”AI融入职场的本质,是推动’工作-生活平衡’从口号变为现实。当白领们不再被繁琐的报表、会议和流程束缚,他们将有更多时间发展兴趣、陪伴家人,甚至尝试副业创新。”事实上,已有企业开始试点”AI+人类协作”模式:律师用AI快速检索案例,腾出时间打磨辩论逻辑;设计师通过AI生成初稿,再将精力投入到情感化表达的优化中。这种转变,正在重塑”工作效率”的评价标准——从”投入时长”转向”成果价值”。

AI不是”就业杀手”,而是”人类潜能释放器”

从加瓦特的分享中不难看出,AI对就业的冲击本质上是”能力边界的重构”。它不会消灭所有工作,但会淘汰那些依赖”可标准化技能”的岗位;它不会让人类变得”无用”,但会倒逼我们重新思考”何以为人”的核心价值。正如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取代了手工织工,却催生了工程师、设计师等新职业;AI时代的”岗位替代”,或许正孕育着更符合人性需求的社会分工——那时,工作的意义不再是”生存必须”,而是”自我实现”的路径之一。

对于Z世代而言,与其焦虑”哪些岗位会被AI取代”,不如思考”哪些能力是AI永远无法复制的”:共情力、创造力、跨领域整合能力,以及对复杂情感的理解与表达。这些,或许才是未来职场的”硬通货”。毕竟,当AI能写出完美的代码、做出精准的市场预测时,人类最珍贵的,始终是那些”不完美却独特”的灵魂闪光。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