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踏上这片古老而现代的土地,用脚步丈量中国的壮美山河,用心灵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其旅游接待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及安全环境等方面获得外国游客广泛好评。本文将全面剖析中国旅游服务吸引全球游客的多维优势,从政策便利到技术支持,从文化体验到服务细节,展现中国旅游业如何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世界宾客。

政策创新与基础设施:打造无障碍旅游环境
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与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多项入境便利化措施,包括口岸快捷通关、签证简化、免采指纹等,对新加坡、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极大激发了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热情。俄罗斯游客凯西的体验颇具代表性:”在中国旅游的体验非常好,充裕的过境免签时间使我可以从容穿梭于广东多个景点和购物中心,旅游动线得以深度延展。”这些政策创新不仅让游客”来得快”,更让他们”玩得好”,实现了旅游体验的质的飞跃。
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的高铁网络、现代化机场和高效城市交通系统赢得了全球游客的广泛赞誉。来自日本、韩国及欧美多国的游客纷纷表示,中国城市整洁、交通高效,现代化水平令人印象深刻。数据显示,从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通过携程海外平台预订机票和酒店入境中国的外国游客人数同比翻倍,当地玩乐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3倍。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中国旅游基础设施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旅游业在数字化服务方面的领先优势。携程海外平台已联合国内1万多家景区开通在线购票服务,并在八达岭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115家景区设置了近900台国际版售票机,支持多语种界面及多种国际支付方式。支付宝、微信的支付翻译功能,Trip.com的一站式服务以及景区、餐厅的智能化服务,极大缓解了语言障碍,提升了旅行便利性。正如马来西亚籍游客陈玉珍所言:”有一部手机就够了。”购物、买票、住宿,博物馆看展、剧院看演出、扫码骑单车……一机在手,便能在中国畅游无阻。
安全环境与文化体验:构筑旅游核心竞争力
安全是旅游体验的基础,而中国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入境游调研报告显示,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的整体印象积极,其中”安全放心”是最受赞誉的方面之一。来自摩尔多瓦的旅行博主埃琳娜·杰塔瑞-帕里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具安全感的旅行目的地之一,这种安全感既来自完善的安保措施,也源于民众的友好。无论跟团游还是独自旅行,都能安心畅游中国。”这种高安全度的社会环境,特别受到家庭及女性游客的青睐,成为中国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旅游业深谙”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道理,不断挖掘和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法国、西班牙的旅行商在西安体验文化探索之旅时,随着吊桥缓缓降落、城门敞开,他们在永宁门观赏了展现盛唐礼仪文化为主题的实景迎宾演出《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踏着”千年丝路”的步道前行,沉浸式感受西安地域文化。中旅旅行总经理助理张克雄介绍:”我们为旅行商安排了丰富的文化体验。以欣赏表演的形式让他们了解中华文化,以沉浸体验的方式让他们爱上中华文化。”这种文化沉浸式体验让外国游客印象深刻,法国旅行商海伦在体验兵马俑复制后感叹:”这种沉浸式体验非常有意义。”
在四川,外国游客不仅可以参观三星堆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等文化地标,还能走进四川省川剧院,观赏中国首部原创川剧情景秀《芙蓉国粹》,感受古老川剧的魅力。演出融合顶缸、滚灯、水袖等多种川剧元素,呈现变脸、吐火等川剧绝技。法国旅行商弗朗索瓦的评价颇具代表性:”这样精彩有趣的表演非常打动人。”这些文化体验产品的设计,既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通过互动参与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和记忆点。
酒店服务与数字赋能:提升旅游接待软实力
酒店作为旅游服务的重要一环,其国际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外国游客的体验。今年以来,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地多家酒店的外国游客数量显著增长,尤其以来自韩国、马来西亚、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游客居多。上海一家四星级酒店总经理表示:”7月,我们酒店的入境游客订单量占比突破50%。”为应对这一趋势,中国酒店业积极提升多语种服务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
上海珍宝酒店使用携程商家助手搭载的AI多语言客服系统后,日均外国游客咨询处理时间从半天缩短至30分钟。今年上半年,该酒店的入境客流订单量占比已提升到75%。酒店业者坦言:”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多语种的预订咨询,以前全靠人工处理,效率低、成本高,如今,借助技术手段破解语言关。”这种技术赋能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也降低了运营成本,使酒店能够为外国游客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除了技术应用,中国酒店业还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满足外国游客对特色体验的需求。一家国内连锁品牌酒店的总经理介绍:”散客市场已成为入境游增长的重要力量。我们对自由行的外国游客比例持续增加,他们对酒店的特色、亮点服务更为关注。”为此,该酒店创新推出双语讲解的”住宿+Citywalk(城市漫步)”服务,设计太极、打香篆、旅拍等特色体验,深受外国游客喜爱。上海南新雅皇冠假日酒店通过参与国际OTA平台的全球促销活动,今年第二季度入境订单量同比增幅达到90%。这些案例表明,中国酒店业正在以更开放、更专业的姿态迎接全球游客,塑造更加友好、便捷、国际化的旅游住宿环境。
持续优化与全球视野:中国旅游的未来之路
尽管中国旅游业在吸引外国游客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有一些服务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入境游调研报告显示,外国游客期待简化支付验证流程,在机场和景区等场所配备更多语种的服务人员和标识,网约车能够提供更多语种的翻译,餐厅提供更多带实物图片的英文菜单等。这些反馈为中国旅游业指明了改进方向,即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保持宏观优势的同时,不断优化微观体验。
在支付便利化方面,中国已采取积极措施。支付宝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入境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8倍。其中,来华免签以及与中国互免签证国家的入境游客,上半年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5倍。四川出台的《实施重点文旅场所入境游客服务便利化四项措施》,从重点景区便利入园、重点文博场馆便利入馆、重点星级饭店便利入住、重点地区入境游便利化服务宣传4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入境游客的消费便捷度。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提供英、日、韩等多语种导览服务;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联合携程集团建设境外游客融合服务平台,提供多样化支付方式,并支持29种货币结算。这些举措有力提升了外国游客的支付体验。
展望未来,中国旅游业需要以更加全球化的视野谋划发展。正如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所做的那样,整合资源提升综合接待能力,战略联动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二站”,积极推介展现美好城市形象。通过”Changsha Travel”专题栏目以及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系统宣传城市国际化形象与友好型服务。中国牵头制定的《旅游及相关服务在线旅游机构(OTA)在线住宿预订平台服务指南》(ISO 9468:2025)国际标准的发布,是中国参与全球旅游服务标准化进程的重要一步,有望系统性破解价格歧视、退改规则模糊等行业痛点,以”中国方案”推动全球旅游服务高质量发展。
从俄罗斯游客在北京购物时享受的”即买即退”政策,到法国旅行商在西安城墙的沉浸式文化体验;从马来西亚游客”一部手机走中国”的便捷,到摩尔多瓦博主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惊叹,中国正以多元化的魅力吸引着全球游客。随着服务的持续优化和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旅游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让更多外国游客”来得快、玩得好、留得下、想再来”,在亲身感受中读懂中国,爱上中国。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