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租房里的”生命之重”:当契约遇上生育,谁该为温暖让步?

广州白云区一对夫妻因合租房内生育被房东以”违反合同”为由要求搬离,事件引发网友对”合同契约精神”与”生育友好型社会”平衡的激烈讨论。

广州白云区的梅雨季来得早。5月的傍晚,陈雨桐拖着孕晚期的浮肿双腿,站在30平米的合租房里,望着墙上”禁止未成年人居住”的红色贴纸,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B超单上”胎心正常”的字样。三天前,房东在微信里甩来一句话:”要么三天内搬离,要么清空所有物品——你肚子里的小孩,违反了合同。”

一、合租房里的”生命突袭”:喜悦与慌乱的交织

陈雨桐和丈夫张阳是典型的”新广州人”。三年前,两人挤在城中村的单间里,攒够了首付买了套老破小的两居室,却又因工作调动不得不出租其中一间,搬进了现在这套由自如管理的合租房。房间不大,15平米的主卧被隔断成上下铺,张阳睡下铺,陈雨桐睡上铺——这是他们能找到的”最适合孕妇”的房间。

“我们不是故意隐瞒怀孕的。”陈雨桐翻出租房时的聊天记录,”签合同那天,中介说’只要不超过两人就行’,我们问过’怀孕算不算’,他说’特殊情况的’。”她指着墙上贴的《广州市住房租赁标准》复印件,”文件里明文写了,赡养、抚养、扶养关系的可以放宽人均面积,我们只是多了个未出生的孩子,怎么就成违约了?”

矛盾在5月12日爆发。那天下午,住在客厅隔断间的李阿姨敲开房门,手里攥着物业的整改通知:”你们这屋住了孕妇,还有老人来照顾,气味大、动静大,其他租客都投诉了!”陈雨桐这才注意到,墙上不知何时多了张”群租违规整改单”,落款是自如的运营部。

二、合同背后的”冰冷算术”:规则与人性的拉锯战

自如的回应简洁而坚定:”合同第7条明确规定,房内居住人数不得超过2人/间,且年龄需在18-40岁之间。孕妇属于’影响其他租户正常使用’的情况,多次沟通无果后,我们只能依据合同解约。”

这份合同的条款,折射出当下租房市场的”生存法则”。在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合租房源本就稀缺,房东和平台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往往在合同中设置严苛的限制:禁止养宠物、禁止做饭、禁止未成年人居住……这些条款看似”不近人情”,实则是房东们用”规则之盾”抵御可能的纠纷——毕竟,一个房间住七八个人、半夜吵闹、垃圾堆积的场景,谁都不愿面对。

但规则的”刚性”,在生命的”柔性”面前显得格外刺眼。陈雨桐的产检本上,医生写着”建议孕28周后居家休养”;张阳的公司HR提醒他,”孕妇需要减少加班”。他们不是不想遵守规则,而是在生存压力与生育责任之间,实在腾不出”搬家”的空间——搬去郊区,意味着每天多花3小时通勤;换租整套房子,意味着月供增加2000元;哪怕只是暂时搬到张阳父母家,也会让原本就紧张的婆媳关系雪上加霜。

三、社会镜像:当”生育友好”撞上”租房现实”

陈雨桐的遭遇,不是孤例。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合租 生育 被赶”,类似的帖子足有上百条:杭州的孕妈因”房间太小”被房东要求搬离,北京的准爸爸因”要请月嫂”被平台拒绝续约,上海的新手妈妈因”孩子哭闹影响邻居”被物业警告……这些故事的共同底色,是生育需求与居住成本的激烈碰撞。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