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4时15分许渤海中部海域货船与“冀滦渔03128”渔船相撞致渔船翻扣人员失联,应急管理部等部署救援,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天津海事局协调搜救,失联者有辽宁绥中人员,亲属焦急等待,各方力量联动展开生命接力,事故也凸显完善预案保障海上安全的重要性。

一、凌晨撞击:平静海面下的生死瞬间
9月6日4时15分许,渤海中部海域被浓重的黑暗笼罩,一艘货船与一艘渔船在这片看似平静的海面上发生了剧烈碰撞。刹那间,渔船失去了平衡,如同被巨手掀翻的玩具,迅速翻扣在海水中。船上的渔民们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便被卷入了冰冷的海水之中,人员失联的阴影瞬间笼罩了这片海域。
事故发生后,应急管理部迅速作出部署,要求全力搜寻失联人员,科学组织救援,彻查事故原因,严防类似悲剧再次上演。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会同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立即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处置工作。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的海上救援行动就此拉开帷幕。
二、渔船轨迹:从离港到失联的谜团
公开信息显示,发生事故的渔船船号为“冀滦渔03128”。船讯网的信息记录着它最后的行程:9月1日上午11时54分,这艘渔船从辽宁葫芦岛离港,开启了它的捕鱼之旅。然而,9月6日凌晨3时12分后,它的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息戛然而止,仿佛在那一刻被按下了静音键。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官方网站消息,天津海洋中心气象台9月7日8时发布气象预报,渤海中部晴转阴,西南风4 – 5级转偏南风3 – 4级,浪高1.5米转0.1米,能见度11海里,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21℃。这样看似平常的气象条件,却在那个凌晨成为了悲剧发生的背景。6日至7日,海事局网站密集发布多条信息,从最初报告渔船倾覆,到确定沉没位置并提醒过往船舶注意搜寻落水人员,每一个信息都牵动着人们的心。
三、失联人员:背后的家庭与牵挂
6日晚,天津市海事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搜救工作正在持续进行,失联人员的情况由渔政部门核实。根据“就近就便”的原则,附近渔船和商船被通知协调开展搜救工作。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失联人员中有人来自辽宁绥中。7日凌晨,一名当事人的亲属接到河北滦南县农业农村局通知,自己的父亲就在这艘渔船上。这位父亲开车前往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后出海,他的安危让家人心急如焚。另一名在船人员的亲属称,其亲属家住绥中县,今年51岁,两个孩子都已结婚,家境一般,已有相关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7日上午,这名在船人员所在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证实,绥中县前所镇大架子村一任姓村民在船上,该村民50岁出头,暂不清楚具体搜救情况。
这些失联人员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牵挂与担忧。他们或许是家中的顶梁柱,或许是孩子的依靠,他们的失联让无数家庭陷入了焦虑和不安之中。
四、救援行动:多方联动的生命接力
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海上应急救助力量包括各级政府部门所属的专业救助力量,军队、武警救助力量,政府部门所属公务救助力量,其他可投入救助行动的民用船舶与航空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人力和物力资源。
天津市海上搜救应急指挥体系由市海上搜救中心、海上搜救分中心两级搜救指挥机构组成。市海上搜救中心协调联系专业救助力量、社会力量、市海上搜救成员单位力量,必要时请求市人民政府协调军队、武装力量参与海上应急行动,还需其他地区救助力量支援时,请求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协调。市海上搜救分中心协调联系分中心成员单位力量和社会救助力量,需其他救助力量支援时,请求市海上搜救中心协调。
在这场救援行动中,各方力量紧密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救援合力。过往船舶接到海事局的提醒后,加强了瞭望,积极参与搜寻落水人员。附近的渔船和商船也纷纷响应号召,加入到搜救队伍中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五、应急预案:保障海上安全的坚实后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事局官方网站2022年11月发布的《天津市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其目的是建立统一指挥、属地为主、专群结合、就近就便、快速高效的天津市海上搜救应急反应机制,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行动,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海上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起事故再次提醒我们,海上安全至关重要。在茫茫大海中,一艘艘船只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和梦想,但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海上安全监管,提高救援能力,确保每一位海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渤海湾上的这起渔船相撞事故,是一场悲剧,也是一次考验。在这场考验中,我们看到了政府部门的高效行动,看到了各方力量的团结协作,看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我们期待着失联人员能够早日平安归来,也希望通过这次事故,能够为海上安全敲响警钟,让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愿每一个生命都能在海洋的怀抱中得到呵护,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免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