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境外高薪陷阱:求职路上的”美丽诱惑”与”危险深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警示“境外高薪”招聘多是犯罪陷阱,介绍其套路、背后黑产,给出求职者防骗指南及多方合力筑牢防线的建议,提醒求职者保持理性、通过正规渠道求职,勿被高薪诱惑。

“出国工作,轻轻松松月入过万””路费全包、免费住宿、高额提成””赴他国挣大钱”……这些看似”天上掉馅饼”的招聘广告,正成为犯罪分子诱骗求职者的新套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出警示:这些”诱惑多多”的”境外高薪”招聘信息,背后很可能隐藏着犯罪团伙的精心陷阱。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当下,如何识别并远离这些危险的”高薪诱惑”,成为每位求职者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

一、境外高薪陷阱的”美丽外衣”

当前,境外高薪招聘陷阱呈现出高度”专业化”和”精准化”的特征。诈骗分子深谙求职者心理,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差异化话术:对年轻人主打”轻松月入过万””海外镀金”;对中年人则强调”高福利””全家移民”;对技能人才抛出”专业对口””行业领先”的诱饵。这些精心包装的招聘信息往往通过社交媒体、招聘网站、熟人介绍等多渠道传播,极具迷惑性。

从诈骗手法看,犯罪团伙通常采取”三步走”策略:首先以优厚待遇吸引求职者注意,随后以”保证金””服务费””培训费”等名义收取费用;接着以”办理签证””购买机票”等理由进一步敛财;最后要么卷款跑路,要么将受害者诱骗至境外从事非法活动。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非法中介与境外犯罪组织勾结,将求职者”卖猪仔”至电诈园区、赌场等高危场所,人身安全面临极大威胁。

二、陷阱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境外高薪招聘骗局背后,是一条分工明确、利益巨大的黑色产业链。产业链顶端是策划整个骗局的犯罪团伙头目,他们熟悉各国法律漏洞和出入境政策;中间层是各类非法中介机构和”蛇头”,负责在国内招募”猎物”;最底层则是被迫从事非法活动的受害者,成为犯罪链条中的”工具人”。

这条产业链的运作模式日趋专业化:首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求职者个人信息,进行精准”画像”;然后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定制诈骗方案;接着利用虚假公司资质、伪造合同文件等手段获取信任;最后通过控制通讯、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强迫受害者就范。据警方披露,一些犯罪团伙甚至建立了”培训体系”,教授受害者如何应对执法部门询问,企图逃避打击。

从地域分布看,东南亚、中东、东欧等地区成为境外高薪陷阱的高发地。这些地区或因执法力量薄弱,或因存在监管盲区,成为犯罪分子的”乐园”。特别是一些政局动荡的国家,更是成为非法拘禁、暴力犯罪的温床。而随着国际执法合作的加强,部分犯罪团伙又开始向非洲、南美洲等新兴地区转移。

三、求职者的”防骗指南”

面对花样翻新的境外高薪陷阱,求职者该如何保护自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建议,首要原则是”保持理性,拒绝诱惑”。要清醒认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轻松赚大钱”的承诺都值得怀疑。特别是当薪酬明显高于同行业水平,或工作要求与薪资严重不匹配时,更要提高警惕。

选择正规渠道是防范陷阱的关键。求职者应优先通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正规人力资源市场等官方渠道寻找工作。如确有境外务工需求,务必提前核查公司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可通过商务部”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录”查询正规资质。同时,要了解所在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对明显偏离市场行情的”高薪”保持警觉。

在求职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对于要求缴纳各种名目费用的工作机会,要坚决说”不”。如遇”来源不明的高薪工作邀请””突然前往境外旅游或会见网友”等可疑线索,请立即拨打110报警。记住,任何正规的招聘流程都不会要求求职者预先支付费用。

四、多方合力筑牢”防骗长城”

打击境外高薪招聘陷阱,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人社部门要加大对非法中介的查处力度,定期公布正规劳务机构名单;公安部门要加强国际执法合作,严厉打击跨境犯罪;网信部门要加强对招聘信息的审核,封堵诈骗信息传播渠道。

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防骗宣传。媒体要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揭示诈骗手法;社区、学校等基层组织要开展防骗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工会、行业协会等组织要为求职者提供咨询和帮助。特别要关注农民工、大学生等易受骗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

对求职者而言,提升自身防范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要主动学习劳动法规和防骗知识,了解正规求职流程;保持理性心态,不被高薪诱惑冲昏头脑;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咨询相关部门;被骗后要第一时间报警并提供证据。记住,你的安全比任何工作机会都重要。

境外高薪陷阱是求职路上的一颗”毒瘤”,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擦亮眼睛,就能识破这些”美丽诱惑”背后的”危险深渊”。在追求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理性选择,才能避免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守护好自己的权益和人生安全。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更加安全、诚信的就业环境,让每一个求职者都能在阳光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机会。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