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的晨雾还未散尽,遂溪县乐民镇文化广场已飘起阵阵蟹香。8 月 20 日,2025 年第三届花蟹美食嘉年华在这里启幕,醒狮的锣鼓声与摊主的吆喝声交织成热闹的乐章。这场以 “‘蟹’逅百千万 共享乐民鲜” 为主题的盛会,不仅让数万游客尝到了大海的馈赠,更揭开了一个滨海小镇以蟹为媒、撬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 当 1000 万斤花蟹从滩涂走向餐桌,当 5 亿元年产值转化为渔民的笑脸,乐民镇正用一只螃蟹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振兴故事。

舌尖盛宴:从滩涂到市集的鲜味之旅
清晨的 “寻鲜市集” 早已人头攒动。乡村振兴成果展示区里,一张张对比照片讲述着乐民镇的变迁:昔日泥泞的滩涂如今架起生态养殖网箱,简陋的渔家乐升级为网红民宿;农海产品展销区的摊位前,渔民们刚从海里捕捞的花蟹张着螯钳,青灰色的甲壳泛着珍珠般的光泽,与北潭生蚝、下六番薯等遂溪特产共同组成 “海鲜交响曲”;美食品尝区更是排起长队,名厨们正用清蒸、蒜蓉、避风塘等十二种做法,将花蟹的鲜美演绎到极致。
清蒸花蟹的展台前始终围着最密的人群。厨师长李师傅手法娴熟地将蟹肚朝上,铺上新摘的紫苏叶,再撒上姜片葱段:”这样蒸出来的蟹肉带着清香,寒性也中和了,老人小孩都能吃。” 他掀开蒸笼的瞬间,蒸汽裹挟着鲜甜扑面而来,橙红色的蟹膏颤巍巍地凝结在壳内,引得围观者纷纷拿出手机拍摄。来自湛江市区的游客陈女士一口气买了三斤:”每年就等这时候来乐民,这口鲜在城里根本吃不到。”
活动现场的细节里藏着对文化的敬畏。儿童互动区的非遗传承人教孩子们用彩泥捏制花蟹,讲解 “蟹文化” 在雷州半岛民俗中的寓意;舞台上,渔民号子改编的歌曲《赶海谣》唱出了 “潮起撒网、潮落归港” 的生活智慧;傍晚的文艺汇演中,非遗 “走成伥” 舞蹈与现代灯光秀结合,将渔家文化的厚重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 “美食 + 文化” 的组合,让游客在大快朵颐的同时,更读懂了乐民镇与大海共生的历史。
产业根基:5 万亩滩涂撑起的海洋经济
花蟹嘉年华的底气,来自乐民镇坚实的海洋产业底盘。站在镇文化广场的宣传短片前,能清晰看到这片 5 万多亩的优质滩涂如何孕育财富:退潮时露出的泥滩上,密布着花蟹栖息的洞穴;涨潮后,渔民驾驶着马达船穿梭在养殖区,收获的网兜里满是挥舞螯钳的花蟹。数据显示,乐民镇花蟹年均捕捞量达 1000 万斤,年产值约 5 亿元,2024 年更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这意味着每一只乐民花蟹都带着 “国家认证” 的品质标签。
2500 名渔民的生计与花蟹紧密相连。62 岁的渔民黄亚伯凌晨四点就出海了,他驾驶的小渔船在晨曦中颠簸,渔网收起时挂满银鳞闪烁的花蟹:”以前捕到蟹只能卖给贩子,现在镇上办了嘉年华,游客直接来收,价格高了三成。” 像黄亚伯这样的专业捕蟹人,全镇还有两千多个,他们组成的渔民合作社统一对接市场,既避免了恶性竞争,又能抱团抵御台风等风险。
花蟹产业早已带动起 “一串珍珠”。在乐民镇的产业园区里,22 家对虾种苗企业每年供应虾苗超 100 亿尾,占粤西地区供应量的三成;石斑鱼、东风螺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成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就连花蟹加工产生的蟹壳,也被生物科技公司制成甲壳素保健品。这种 “对虾种苗 + 养殖 + 加工” 的产业集群,让乐民镇从单纯的 “捕蟹卖蟹”,升级为全链条的海洋经济强镇。
振兴密码:一只螃蟹的多维价值
花蟹嘉年华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美食节。在乡村振兴成果展示区,一组数据格外醒目:自首届嘉年华举办以来,乐民镇农特产品线上销售额年均增长 45%,新增农家乐 28 家,带动 500 多名村民就业。镇党委书记在启动仪式上说得真切:”我们要让花蟹成为桥梁,一头连着滩涂里的生态财富,一头连着城里人的消费需求。”
品牌化是乐民镇的下一步棋。目前,”乐民花蟹” 正在推进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一旦成功,每只螃蟹都将贴上专属 “身份证”,身价预计再涨 20%。镇上还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发了 “锁鲜包装” 技术,花蟹捕捞后两小时内就能完成冷链处理,48 小时内送达全国 200 多个城市。”以前愁卖,现在愁不够卖。” 合作社负责人笑着说,今年的预售订单已经排到了国庆。
更深远的布局在文旅融合。乐民镇正整合黄学增红色教育基地、滩涂湿地等资源,设计 “红色研学 + 海鲜美食 + 生态观光” 的旅游线路。计划中的 “能源小镇”” 森林小镇 “项目,将把海洋经济与绿色发展结合,让游客不仅能吃蟹,还能体验赶海、参观现代化养殖基地。正如参与活动的农业专家所说:” 乐民镇的聪明之处,是把花蟹从餐桌食材变成了文化符号和产业引擎。”
当夜幕降临,文艺汇演的灯光照亮广场,吃完美食的游客仍在市集流连。卖蟹的摊位前,黄亚伯数着当天的收入,皱纹里都带着笑意;年轻的主播举着手机直播,镜头里的花蟹正被打包发往全国各地。这场嘉年华终会落幕,但花蟹带来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 在乐民镇的滩涂上,在渔民的笑脸上,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一只螃蟹正撬动着一个滨海小镇的蝶变,让北部湾的鲜味飘向更远的地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