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英寸内屏+5.5英寸外屏,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或将归入iPhone 18系列

2025年9月18日,据《日经亚洲》报道,苹果公司正在与中国台湾地区的供应商进行深入洽谈,计划在当地建立一条可折叠iPhone的试生产线。这一举措标志着苹果正式进军折叠屏手机市场,有望在2026年推出首款折叠屏iPhone产品。
试产线选址台湾,为印度量产做准备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希望借助中国台湾地区供应商的工程资源和产业生态系统,通过小型试点生产线验证设备性能、微调参数及优化制造流程。这一试产计划旨在为2026年在印度的大规模量产做好充分准备。
试产线具体情况:
- 选址:中国台湾北部城市(具体地点未公开)
- 目的:验证生产工艺、测试设备性能、优化制造参数
- 状态:计划尚未最终确定,仍在洽谈中
选择台湾作为试产地点体现了苹果对台湾地区精密制造能力的认可。台湾在半导体、电子元件和精密制造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丰富经验,这为折叠屏手机这种高精度产品的试产提供了理想环境。
产品规格:书本式折叠设计,双屏配置
据悉,苹果的首款折叠屏iPhone将采用书本式折叠设计(类似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配备:
屏幕配置:
- 内屏:约7.8英寸,展开后提供平板级体验
- 外屏:约5.5英寸,在折叠状态下提供常规手机使用体验
这一尺寸设计与目前市场上的折叠屏产品相当,内屏尺寸与三星Galaxy Z Fold6相近,外屏则提供了更好的实用性,使手机在折叠状态下也能舒适使用。
产品定位:或归入iPhone 18系列
有消息称,这款折叠屏iPhone将被归入iPhone 18系列,成为该系列中的高端型号。这意味着苹果可能将折叠屏产品作为其旗舰系列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创建一个新的产品线。
市场定位:
- 高端旗舰定位,价格预计将高于现有Pro Max机型
- 目标用户:商务人士、科技爱好者、高端消费者
- 差异化卖点:苹果生态整合、iOS系统优化、品牌溢价
生产目标:2026年产量大幅提升
苹果设定了2026年生产约9500万部下一代iPhone的目标,较2025年预计产量增长超过10%。推出折叠屏机型被认为是实现这一增长目标的关键策略。
产能规划:
- 2026年总体目标:9500万部iPhone
- 折叠屏机型占比:具体数字未披露,但预计将成为重要增长动力
- 生产布局:台湾试产,印度大规模量产
这一增产计划显示了苹果对市场需求的乐观预期,也表明公司希望通过产品多样化来刺激增长。
战略意义:苹果进入折叠屏市场的影响
苹果进入折叠屏市场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折叠屏手机市场主要由三星、华为、小米等品牌主导。苹果的加入将改变竞争格局,可能推动整个市场的快速发展。
供应链影响:
苹果的入场将带动折叠屏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铰链技术、柔性屏幕、保护玻璃等领域的供应商将获得新的增长机会。
价格趋势:
苹果的参与可能推动折叠屏手机价格的下降,使更多消费者能够接触到这类产品。同时,苹果的品牌溢价可能帮助折叠屏手机进一步高端化。
技术挑战:苹果需要克服的难题
折叠屏手机的生产面临多项技术挑战:
耐久性问题:
铰链机制和柔性屏幕的耐久性是折叠屏手机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苹果需要确保其产品能够经受住长期的折叠使用。
软件适配:
iOS系统需要针对折叠屏进行深度优化,确保应用在两种屏幕尺寸下都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重量和厚度:
如何在保持功能性的同时控制设备的重量和厚度,是设计上的重要挑战。
市场前景:折叠屏手机的增长潜力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折叠屏手机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市场增长:
- 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预计达到3000万部
- 2026年有望突破5000万部
-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苹果的优势:
- 强大的品牌忠诚度
- 完整的生态系统
- 优秀的软件硬件整合能力
苹果的折叠屏之路:从专利到量产
苹果探索折叠屏技术已有多年历史:
技术积累:
- 早在2017年就开始申请折叠屏相关专利
- 在铰链设计、柔性屏幕、耐用性等方面有多项技术创新
- 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
研发进程:
- 2023年:开始与供应商讨论折叠屏项目
- 2024年:完成初步设计验证
- 2025年:建立试生产线
- 2026年:预计大规模量产
折叠屏手机市场的新篇章
苹果计划在台湾建立折叠屏iPhone试生产线,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虽然面临技术挑战和市场竞争,但苹果的品牌优势、生态系统整合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将为其提供强大支持。
2026年对于苹果和整个折叠屏手机市场都将是关键一年。苹果的加入不仅将改变市场竞争格局,还可能推动折叠屏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创新。消费者也将有更多选择,享受折叠屏手机带来的全新体验。
随着试产计划的推进和更多细节的披露,苹果的折叠屏iPhone必将成为未来一年科技行业关注的焦点。这款产品能否重新定义折叠屏手机市场,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