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再现无人机事故,飞手因违规飞行被行政处罚

近日,一段两架无人机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400 多米高空的顶部风洞处对撞,并坠落在大厦 96 层平台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众多网友关注。8 月 28 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涉事两架无人机的飞手因操控无人机飞行高度超过 120 米,违反《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已被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管理运营部负责人介绍,此次事故发生在 8 月 24 日下午。当日,大厦物业在 96 层屋面平台发现了这两架坠落的无人机,其中一架无人机的翼轴倒插进屋面防水层,造成地面穿孔破裂。事发后,运营方第一时间选择报警,相关无人机也已交由警方处理。

据了解,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97 层至 100 层之间,在建筑设计上有一个高 400 余米的开口,也就是人们所说的 “风洞”。独特的建筑构造使这里成为不少无人机飞手挑战飞行的热门地点,却也让该大厦成为了 “黑飞” 事故的重灾区。自 2016 年首次发生无人机坠机事故以来,截至目前,该大厦已记录在案 95 起类似事故。

万幸的是,此前这些事故均未造成地面人员伤亡,但却给大楼带来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例如在 2017 年 4 月 12 日,一架无人机直接撞击大厦 98 层风洞幕墙后坠毁,导致 97 层玻璃采光顶碎裂,此次事件不仅直接破坏了建筑防水结构,事后当找到飞机残骸时,飞手早已不见踪影。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事发当日,其中一名无人机飞手主动联系大厦方面,希望取回坠落在大厦内的无人机。目前,无人机坠落造成的地面破裂已被修复完毕,但具体的损失金额等情况暂不清楚。对于能否防范无人机事故这一问题,工作人员无奈解释,由于管理权限有限,大厦方面无权对大厦外低空进行监测,也无权设置干扰设施,大多只能在事故发生后发现情况,并及时联系有关部门处理。

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国家根据需要划设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其中包括真高 120 米以上空域。在上海,无人机飞行需通过 “随申办” 申报,且明确不得超过 120 米。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地上 101 层、高 492 米,远超规定飞行高度。在飞行软件上,上海小陆家嘴地区目前并非禁飞区,而是被列为加强警示区,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飞行,未经许可的此类行为基本可认定为 “黑飞”,涉嫌违法。

随着无人机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使用门槛的降低,“黑飞” 现象愈发严重。无人机 “黑飞” 不仅可能干扰民航飞机正常飞行,一旦与正常起降、飞行的航班发生碰撞,将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在人群密集场所 “黑飞”,若无人机失控坠落,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在国家重点保护设施区域上空 “黑飞”,甚至会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此外,还可能涉及公民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

此次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两架无人机对撞事故,再次为无人机飞行安全敲响了警钟。相关部门也提醒广大无人机飞手,务必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飞行前做好申报等手续,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进行 “黑飞”,共同维护公共安全和良好的空中秩序。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