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深化合作:捷达品牌独立运营,加速电动化转型

8月28日,中国汽车行业迎来一个重要时刻。一汽集团、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标志着这个拥有深厚市场基础的经典品牌将开启全新发展篇章。这一合作不仅体现了大众汽车集团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也展现了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转型中的创新模式。

全新架构:独立运营与本地化协同

根据协议,捷达品牌将成立新公司,全面整合现有资源并引入成都本地投资。这一全新架构既保持了捷达作为大众汽车旗下子品牌的定位,又能够最大化发挥与大众汽车集团及一汽-大众的协同效应。新公司将依托成都生产基地的长期布局,进一步发挥区域产业协同优势,加快市场响应速度。

这种合作模式创新性地结合了外资品牌的技术优势、国有企业的制造能力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支持,为传统合资品牌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西部汽车产业重要集群地,将为捷达品牌提供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政策支持。

产品规划:五年五款新车的电动化攻势

捷达品牌公布了雄心勃勃的产品规划:计划于2028年前推出5款全新车型,包含4款新能源产品,其中首款车型计划于2026年上市。这一产品矩阵的持续完善,不仅体现了品牌在智能出行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动能,更承载着实现销量跃升的战略目标。

在加速电动化转型的进程中,捷达品牌不断强化以中国客户为中心的本土化自主研发能力建设,深刻洞察客户用车场景,精准捕捉客户出行需求与驾乘体验。这种深度本土化策略将确保新产品更具竞争力、更贴合本土市场、提供更优智慧出行体验。

战略意义:覆盖主流市场的关键布局

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Ralf Brandstätter)表示:”迄今,经典的捷达车型已经为超过五百万中国客户带来了便捷的个人移动出行。秉承’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我们将在电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续写捷达品牌的成功篇章。”

这一布局对大众汽车集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集团预计,至2030年,紧凑级车型有望占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约一半的份额,其中售价十万元左右的入门级车型将成为重要的增长驱动因素。通过推进捷达品牌电动化,大众汽车集团将强势进军在中国快速增长的入门级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对于新能源汽车主流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

本土化创新:打造合资技术新高地

中国一汽党委书记、董事长邱现东强调,本次签约是中国一汽积极响应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生动实践。一汽-大众将充分融合中德双方优势,提升本土化运营效率,加强自研自创能力,打造合资技术新高地。

这种深度本土化不仅体现在产品研发层面,更延伸到整个产业链建设。按照规划,至2030年,全新捷达公司目标打造涵盖研、产、供、销的千亿级产业价值链。这将进一步深化捷达品牌在四川省及西南地区汽车产业生态的融合,巩固其作为四川汽车产业领军企业的地位。

电动化浪潮中的传统品牌转型

捷达品牌的电动化转型是大众汽车集团在华全面电动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正在发起在华史上最大规模新能源产品攻势,计划至2030年在华推出约5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约30款纯电动车型。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齐泽凯博士(Dr. Robert Cisek)表示:”让创新技术惠及所有用户是大众汽车始终秉承的理念。捷达新能源车型将完美融合智能解决方案与大众汽车一贯坚守的高品质基因,为中国蓬勃发展的入门级汽车市场提供性能、可靠性与价值兼备的优质产品选择。”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加速电动化转型,捷达品牌的这一战略调整不仅关乎一个品牌的命运,更体现了传统汽车巨头在新时代的转型思路。通过整合全球技术资源与本地化创新,捷达有望在激烈的电动车市场竞争中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为其他传统品牌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这个合作案例表明,在中国汽车市场这个全球最大且最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只有深度本土化、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企业才能赢得未来。捷达品牌的新征程,值得业界持续关注。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