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充足则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反之则易出现乏力、面色萎黄、手脚冰凉等问题。很多人认为补气补血需要依赖肉类,实则生活中常见的素食食材,只要搭配得当、做法科学,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滋补效果。以下十种纯素食谱,食材平价易得,操作简单,涵盖汤羹、粥品等多种形式,适合日常食用,让你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轻松调养气血。

一、山药紫荆皮汤:健脾益血,适配低热贫血
山药自古便是 “药食同源” 的佳品,能健脾养胃、补肾养阴;紫荆皮可活血通经、消肿解毒;红枣则是补血益气的经典食材,三者搭配,既能补气血,又能兼顾低热贫血患者的体质需求。
食材准备:山药 30 克(新鲜山药更佳,口感更软糯)、紫荆皮 9 克(中药店可购得,需筛选无杂质的优质品)、红枣 20 克(选择果肉饱满、无虫蛀的干红枣)。
制作步骤:
- 新鲜山药去皮后洗净,切成 2 厘米见方的小块(若用干山药,需提前用温水浸泡 30 分钟至软);红枣洗净,去核备用(去核可避免上火);紫荆皮用清水快速冲洗,去除表面浮尘。
- 将处理好的山药、紫荆皮、红枣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以没过食材 3 厘米为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 40 分钟,至山药软烂、红枣表皮微微发皱即可。
- 关火后滤出汤汁,分 3 次温热服用,每日 1 剂,坚持饮用 1-2 周,可明显改善低热贫血带来的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食用小贴士:此汤口感清甜,适合脾胃虚弱、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若觉得味道清淡,可在煮制时加入 1-2 颗桂圆肉提味,但需注意桂圆性温,易上火体质需减量。
二、制首乌粳米粥:养肝补肾,专为气虚女性定制
制首乌是何首乌的炮制加工品,相较于生何首乌,其滋补作用更强,能养肝补肾、补血理虚,搭配粳米和红枣,既能健脾养胃,又能让营养更易吸收,尤其适合气虚力弱、气血不足的女性长期食用。
食材准备:制首乌 60 克、红枣 5 枚、粳米 100 克、红糖适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制作步骤:
- 制首乌放入砂锅中,加入 500 毫升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煮 30 分钟,滤出药汁(药渣可丢弃,避免重复使用导致有效成分流失);红枣洗净去核,粳米淘洗干净,浸泡 10 分钟备用。
- 将滤出的制首乌药汁倒入锅中,加入红枣、粳米和足量清水(总水量以没过食材 2 厘米为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期间需不时搅拌,防止粳米粘锅。
- 煮至粳米软烂、粥体浓稠时,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后继续煮 20 分钟,让红糖充分融化、味道融入粥中,关火后焖 5 分钟即可食用。
食用小贴士:制首乌需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炮制合格品,避免使用生首乌(生首乌有一定毒性,不宜长期食用);此粥建议早晚温热食用,经期女性可适量增加红糖用量,起到暖宫的作用。
三、龙眼花生小米粥:益气补血,全家皆宜的快手粥
龙眼肉(桂圆肉)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花生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小米则健脾和胃,三者搭配熬煮成粥,口感软糯香甜,不仅能补气补血,还能改善睡眠质量,适合全家老小日常食用。
食材准备:龙眼肉 15 克(选择无硫熏、果肉厚实的优质品)、花生米 20 克(新鲜花生或干花生均可,干花生需提前浸泡 1 小时)、小米 50 克(优先选择当年新米,口感更细腻)。
制作步骤:
- 龙眼肉用清水快速冲洗,去除表面杂质;花生米洗净,若用干花生需剥去红衣(花生红衣有凝血作用,部分人群需去除);小米淘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 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约 800 毫升),大火烧开后放入花生米,煮 10 分钟至半熟,再加入小米和龙眼肉,搅拌均匀后转小火慢煮。
- 保持小火煮 30 分钟,期间需偶尔搅拌,防止小米沉底粘锅,待粥体浓稠、小米开花、花生米软烂时即可关火,早晚各食用 1 碗,长期坚持能有效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疲劳感。
食用小贴士:若喜欢更丰富的口感,可在粥快煮好时加入 1-2 颗红枣;龙眼肉性温,易上火人群可减少用量,或搭配 1-2 克菊花一同煮制,中和温性。
四、红枣山药汤:养颜润肤,气血双补的甜汤
红枣补血益气,山药健脾养胃,桂圆肉滋阴润燥,三者搭配煮成甜汤,不仅味道清甜可口,还能从内而外调养气血,改善因气血不足导致的面色萎黄、皮肤干燥等问题,是女性养颜的佳品。
食材准备:红枣 10 粒、山药 300 克(新鲜铁棍山药最佳,口感粉糯)、桂圆肉 20 克、白砂糖适量(或用冰糖替代,口感更清甜不易上火)。
制作步骤:
- 红枣洗净,用温水浸泡 20 分钟至表皮发皱,去核备用;山药去皮后洗净,切成 3 厘米长的滚刀块(切好的山药可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黑);桂圆肉用清水冲洗干净。
- 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约 1000 毫升),放入红枣和山药块,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25 分钟,至山药软烂、能用筷子轻松戳透。
- 加入桂圆肉和适量白砂糖,搅拌均匀后继续煮 10 分钟,至桂圆肉膨胀变软、糖分完全融化,关火后即可趁热饮用,也可放凉后冷藏,作为夏日解暑甜汤。
食用小贴士:山药去皮时建议戴手套,避免黏液刺激皮肤引起瘙痒;若追求更浓郁的口感,可在煮好后加入少量水淀粉勾芡,使汤体更浓稠。
五、山药银耳百合粥:滋阴润燥,秋季补血首选
山药健脾,银耳滋阴润肺,百合清心安神,三者搭配煮成粥,既能补血,又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问题,尤其适合秋季食用,兼顾气血调养与润燥需求。
食材准备:山药片 30 克(新鲜山药切薄片,或用干山药片)、银耳 10 克(干银耳需提前用温水浸泡 1 小时,去除根部)、百合 80 克(新鲜百合或干百合均可,干百合需提前浸泡 30 分钟)、椰子花糖适量(或用蜂蜜、冰糖替代)。
制作步骤:
- 银耳泡发后撕成小朵,洗净备用;新鲜山药去皮切片,干山药片用温水浸泡至软;新鲜百合掰开洗净,去除根部杂质,干百合泡发后沥干水分。
- 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约 800 毫升),放入银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20 分钟,至银耳出现胶质、变得软糯。
- 加入山药片和百合,继续煮 25 分钟,至山药软烂、百合透明,最后加入适量椰子花糖,搅拌均匀后关火,焖 5 分钟即可食用。
食用小贴士:银耳煮出胶质是关键,需保持小火慢煮,期间可偶尔搅拌;若用蜂蜜调味,需待粥温降至 60℃以下再加入,避免破坏蜂蜜的营养成分。
六、芝麻龙眼粥:补肝益肾,气血双补的营养粥
白芝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铁元素,能补肝益肾、润肠通便;龙眼肉养血安神,红枣补血益气,搭配糯米熬煮成粥,口感绵密香甜,适合气血不足、伴有便秘的人群食用。
食材准备:白芝麻 30 克(炒熟的白芝麻更佳,香味更浓郁)、龙眼肉 90 克、大红枣 80 克、糯米 500 克、红糖适量。
制作步骤:
- 龙眼肉和红枣洗净,红枣去核后切成小块;糯米淘洗干净,浸泡 30 分钟至吸足水分;白芝麻若为生芝麻,需放入无油锅中翻炒至微黄,放凉后备用(熟芝麻可直接使用)。
- 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约 1500 毫升),放入糯米、红枣块和龙眼肉,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期间需不时搅拌,防止糯米粘锅。
- 煮至糯米六成熟、粥体开始变稠时,加入白芝麻和适量红糖,继续煮 30 分钟,至糯米软烂、粥体浓稠、红糖完全融化,关火后焖 10 分钟即可食用,建议早餐时温热食用,补充一天所需能量。
食用小贴士:糯米黏性较大,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需控制食用量,可搭配少量清淡小菜;白芝麻也可打成粉末加入粥中,更易消化吸收。
七、胡桃枸杞粥:滋补肝肾,气血不足者的温补粥
胡桃肉(核桃仁)能补肾益精、温肺定喘,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搭配糯米熬煮成粥,既能补气补血,又能温补肝肾,适合秋冬季节气血不足、伴有腰膝酸软的人群食用。
食材准备:胡桃肉 30 克、枸杞子 30 克、糯米 150 克、黄精 15 克、生姜 15 克、白糖 60 克。
制作步骤:
- 胡桃肉去壳后掰成小块,用清水快速冲洗;枸杞子洗净,沥干水分;黄精用清水浸泡 20 分钟至软,切成薄片;生姜去皮后切成细丝;糯米淘洗干净,浸泡 15 分钟备用。
- 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约 1000 毫升),放入黄精片和生姜丝,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20 分钟,滤出药汁(黄精药渣可保留,继续煮制能增加粥的滋补效果)。
- 将滤出的药汁(含黄精药渣)倒入锅中,加入糯米、胡桃肉和枸杞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 40 分钟,至糯米软烂、胡桃肉出油,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再煮 5 分钟即可关火。
食用小贴士:胡桃肉油脂含量较高,一次不宜食用过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生姜用量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易上火人群可减少用量或不加。
八、藕杞莲参汤:健脾开胃,适合全家的滋补汤
鲜藕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莲子健脾止泻、益肾固涩,枸杞滋补肝肾,花生和红枣补血益气,这款汤品食材丰富,口感清爽,既能补气补血,又能健脾开胃,适合食欲不振、气血不足的人群食用。
食材准备:鲜藕 250 克、莲子 30 克(干莲子需提前浸泡 2 小时,去除莲心)、枸杞 30 克、花生 30 克(新鲜花生或干花生均可)、红枣 7 个。
制作步骤:
- 鲜藕去皮后洗净,切成 3 厘米见方的大块;莲子泡发后洗净,去除莲心(莲心味苦,可根据个人接受度决定是否保留);枸杞洗净,花生洗净(干花生需提前浸泡 1 小时);红枣洗净去核,切成两半。
- 将所有食材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以没过食材 5 厘米为宜),大火烧开后撇去表面浮沫,转小火慢煮 1 小时,至藕块软烂、莲子开花、花生熟透。
- 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或红糖调味,若加盐则为咸鲜口感,加红糖则为清甜口感,关火后即可饮用,食材也可一同食用,营养更全面。
食用小贴士:鲜藕选择时需注意,藕节短、藕身粗、表皮光滑的为佳;若喜欢更软糯的口感,可延长煮制时间至 1.5 小时。
九、黑豆红花汤:活血补血,经期后调养佳品
黑豆能补肾益阴、活血利水,黑米滋阴补肾、健脾暖肝,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三者搭配煮成汤,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尤其适合女性经期后食用,帮助调理气血、改善经期不适。
食材准备:黑豆 50 克、黑米 50 克、红花 3 克、红糖适量(红花若不易获取,可用红枣或枸杞替代)。
制作步骤:
- 黑豆用清水浸泡 3 小时至完全透身,捞出洗净;黑米淘洗干净,沥干水分;红花用清水快速冲洗,去除表面杂质(红花用量不宜过多,以免活血作用过强)。
- 将黑豆和黑米放入瓦煲中,加入足量清水(约 800 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 1 小时,至黑豆和黑米软烂、粥体浓稠。
- 加入红花和适量红糖,搅拌均匀后继续煮 10 分钟,让红花的有效成分充分融入汤中,红糖完全融化,关火后即可饮用,建议经期结束后连续饮用 3-5 天,调养效果更佳。
食用小贴士:红花有活血作用,孕妇、经期量多者禁用;若用红枣替代红花,需在煮黑豆和黑米时一同加入,让红枣的味道充分释放。
十、黑木耳红枣补血汤:补铁养颜,简单易做的家常汤
黑木耳是素食中的 “补铁冠军”,含铁量远超许多肉类,能清肺益气、补血止血;红枣补血益气,两者搭配煮成汤,操作简单,营养丰富,既能补充铁质,改善缺铁性贫血,又能帮助身体排出废物,适合日常养生。
食材准备:黑木耳 10 克(干黑木耳,需提前用温水浸泡 2 小时)、红枣 50 克、白糖适量(或用冰糖替代)。
制作步骤:
- 黑木耳泡发后洗净,去除根部杂质,撕成小朵;红枣洗净,去核后切成两半(去核可避免上火,也能让红枣的营养更易释放)。
- 将黑木耳和红枣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约 600 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30 分钟,至黑木耳软烂、红枣表皮发皱。
- 加入适量白糖,搅拌均匀后继续煮 5 分钟,至白糖完全融化,关火后即可饮用,可连同黑木耳和红枣一同食用,充分吸收营养。
食用小贴士:泡发黑木耳时需用温水,避免用热水,以免破坏营养成分;若喜欢更浓稠的口感,可将煮好的黑木耳和红枣放入搅拌机中打成糊状,口感更细腻,也更易消化吸收。
以上十种纯素食谱,食材均为日常易得的平价食材,做法简单,无需复杂技巧,适合不同人群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补气补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议根据个人体质和口味,选择 2-3 种食谱交替食用,坚持 1-2 个月,就能明显感受到气血改善带来的变化。同时,需注意饮食均衡,搭配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才能让气血调养的效果事半功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