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通星栈平台:以 “一车六动力” 破局,重新定义皮卡价值

当皮卡进城限制逐步放宽,国内皮卡市场却陷入 “扩容瓶颈”—— 经济环境的波动、消费者对皮卡 “工具属性” 的固有认知、产品技术的同质化,让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始终难以爆发。在此背景下,上汽大通 MAXUS 发布的皮卡专属 “星栈平台”,以 “一车六动力” 的全场景覆盖能力、“硬连接” 的架构革新、“智能 + 舒适” 的体验升级,为皮卡行业注入了突破性力量。这个集成动力、车身、底盘、电子全栈技术的新平台,不仅要让皮卡 “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更试图重构行业的技术坐标系与价值评判标准。

动力革命:“一车六动力” 覆盖全场景需求

皮卡的核心矛盾,在于 “场景的多元” 与 “动力的单一” 之间的错位。有人需要它拉货越野,有人希望它通勤代步,有人追求长途续航,有人执着极致性能 —— 传统皮卡单一的动力形式,早已无法满足这些差异化需求。星栈平台的 “一车六动力” 解决方案,正是冲着这个痛点而来。

柴油动力作为皮卡的 “传统强项”,在星栈平台上实现了性能跃升。上汽 π 系列 2.0T、2.5T 柴油发动机集成 2000bar 燃油系统、双回路 EGR 技术等 8 项核心科技,最大功率达 165kW,扭矩 520N・m,拖拽能力轻松应对 3.5 吨级货物;即将量产的 2.5TT 双增压版本,更是将参数推至 210kW、605N・m,相当于 3.0T V6 发动机的动力水平,却比传统柴油机节油 15%。这种 “强动力 + 低油耗” 的组合,完美适配越野爱好者与工程用户的硬核需求。

混动技术的多元布局,则体现了对日常场景的深度洞察。星湃超混 M 4X4(机械四驱)采用 2.0T 汽油机 + P2 构型 + 8AT 组合,综合功率 350kW,零百加速 6 秒级,适合偏爱机械操控的越野玩家;而星湃超混 i 4X4(解耦四驱)通过 2.0T+3 挡 DHT+P4 构型,实现 400kW 综合功率、5 秒级破百,更关键的是 —— 中间布置的大电量电池,让它能以纯电模式覆盖 80% 的日常通勤,市区代步成本降至 0.1 元 / 公里。

针对特殊需求,星栈平台还提供 “行业首创” 的柴油超混(星湃超混 DH)和增程混动(星湃超混 EREV)。前者以 2.0T 柴油机 + 功率分流变速箱,实现 5.3 吨驱动能力,能耗比汽油车低 35%,是重载用户的 “省油利器”;后者发动机热效率 45%,1L 油可转换 3.6 度电,搭配 50kWh 电池,纯电续航 200 公里 + 综合续航 1000 公里,彻底解决长途出行的续航焦虑。

纯电动力的突破更具颠覆性。星湃超级纯电 D(双电机)扭矩 700N・m,5.8 秒破百,满足城市通勤的 “性能党”;而星湃超级纯电 Qua(分布式四电机)堪称 “技术秀场”——800kW 功率、14000N・m 轮端扭矩,3 秒破百的加速性能比肩超跑,全球首创的交叉轴式设计(Y 向最短 500mm),为智能底盘腾出更多空间。更难得的是,上汽大通通过技术优化将分布式电驱成本降低 40%,让这项 “高端配置” 首次惠及普通用户。

六种动力形式,如同为不同场景定制的 “钥匙”:越野玩家选柴油双增压,城市通勤用解耦混动,重载运输靠柴油超混,长途自驾选增程,追求性能有纯电四电机 —— 星栈平台用 “不设限” 的动力布局,彻底打破了皮卡 “用途单一” 的魔咒。

技术革新:从 “工具车” 到 “智能移动终端” 的蜕变

传统皮卡给人的印象,往往是 “粗糙、颠簸、简陋”。星栈平台通过星桥架构、山海底盘、星云驾舱的三重革新,让皮卡实现了从 “工具车” 到 “智能移动终端” 的质变。

星桥架构的 “硬连接” 是打破传统的关键。不同于传统皮卡 “驾驶室与货箱分离、软连接” 的设计,星栈平台采用 “一合两纵” 结构:驾驶室与货箱一体化打造,两条纵梁通过左右各 15 个高强度螺栓与车架刚性连接。这种设计让整车弯曲刚度提升 10 倍,扭转刚度达 40000Nm/deg(比肩劳斯莱斯幻影),直接带来三大优势:安全性上,碰撞时车身形变减少 50%,乘员舱保护更可靠;操控性上,星际 X 的麋鹿测试成绩达 75kph,媲美轿车;通过性上,Z 向节约 30mm 空间,纵向通过角 21.5°,超越同级竞品。

山海底盘则兼顾 “硬核性能” 与 “日常舒适”。前解耦式高双叉臂悬架搭载皮卡行业唯一的 Φ80mm 空心衬套,过滤颠簸的同时保证操控精准;后解耦式独立悬架采用二级隔振衬套,让后排舒适性媲美 SUV—— 更关键的是,它首创 GVW3.5T 独立悬架,载重能力不减反增。空气悬架的加入堪称 “神来之笔”:135mm 调节行程可实现 “高速降阻(车速 120km/h 以上自动降低车身)、装载便捷(货台高度降低 50mm)、越野抬高(离地间隙增加 80mm)” 等 10 种场景模式,让一辆皮卡既能跑高速,又能翻山,还能轻松装货。

星云驾舱的智能化,彻底撕掉了皮卡 “技术落后” 的标签。基于 “1+X+N” 全域融合电子架构(1 颗高算力中央电脑 + X 种智驾配置 + N 个区域控制器),它实现了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的跨域协同。越野专家模式可自动调节视角,拖挂辅助功能让新手也能轻松操控房车;转向补盲和窄路通行功能,解决了皮卡 “体型大、难操控” 的痛点。更贴心的是,座舱内饰采用软质包覆 + 金属饰条,12.3 英寸中控屏 + 全液晶仪表支持 CarPlay/HiCar,甚至配备座椅加热和全景天窗 —— 这些曾在豪华 SUV 上才有的配置,让皮卡的 “里子” 足够体面。

价值重构:不卷价格卷品质,让皮卡 “面子里子都到位”

当不少品牌陷入 “价格战” 泥潭,上汽大通却明确表态:“不卷价格卷品质,要让皮卡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这种底气,来自对技术与用户价值的深耕。

为了让发动机适应全球油品,上汽大通的工程师们收集了各国正规燃油,甚至分析 “地沟油” 成分,在实验室调配出硫含量 1000PPM、混入动植物脂肪的 “极端燃油”,通过上万小时台架试验优化喷油嘴和滤清器 ——“要让发动机有个‘坚强的胃’,粗粮细粮都能吃”。这种对可靠性的执着,让星栈平台的动力系统通过了 – 40℃极寒、50℃高温、海拔 5000 米高原的严苛测试,满足全球市场的使用需求。

在成本控制上,星栈平台走的是 “技术降本” 而非 “减配降价”。通过模块化设计,六种动力系统共享 70% 的核心部件;分布式四电机通过国产替代和结构优化,成本降至同级别外资产品的 60%。正如技术专家所说:“相同成本下,我们配置更高;相同配置下,我们体验更好。” 这种 “价值战” 思维,让用户花同样的钱,能买到更可靠、更智能、更适配场景的产品。

星栈平台的发布,不仅是一款产品的升级,更是对皮卡行业的一次 “认知刷新”:皮卡可以不只是拉货的工具,也能是家庭的第二辆车;可以不只是粗糙的代表,也能有豪华与智能;可以不只是单一用途,也能覆盖通勤、越野、长途、重载等全场景。当 “一车六动力” 解决了 “用什么” 的问题,当星桥架构、山海底盘、星云驾舱解决了 “体验如何” 的问题,皮卡终于有望摆脱 “身份困局”,真正走进更多家庭和生活场景。

未来,随着星栈平台车型的陆续上市,国内皮卡市场或许将迎来 “提质扩容” 的新拐点。而上汽大通这场 “以技术破局、以价值取胜” 的探索,也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答案: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是低价的内卷,而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与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